日前,山东省烟台市总工会“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烟台大学举办。
【资料图】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是烟台市总开展的“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活动之一。今年,市总工会将组织开展300场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常态化深入厂矿、车间、院校,用职工听得懂的语言,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职工心中。
近年来,烟台市各级工会立足实际,把弘扬“三个精神”融入职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组建“金牌”宣讲队伍,拓展职工思政教育新渠道,团结引导广大职工争做奋斗者、筑梦新时代。
组建“金牌”宣讲队伍
“从事焊接这个行业,第一要不怕脏,第二要能吃苦。在我看来,劳动精神就是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近日,在烟台市总举办的“劳模工匠大讲堂”上,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烟台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焊工孙志辉娓娓道来。
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发掘自身价值?“要保持倔劲,攻坚克难走新路。”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工匠、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焊工管理室高级主管刘伟在宣讲中给出自己的答案。
孙志辉和刘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烟台市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烟台工会从劳动模范中挑选“精兵强将”组成“金牌”宣讲团,针对不同对象,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让大家看得见、听得懂、坐得住、感受得到。
2019年,烟台市总遴选出一批政治觉悟高、表达能力强、热心宣讲工作的先进模范重点培养,开展理论知识、演讲技巧等培训,组织专业人员打磨材料、反复试讲,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懂得讲、善于讲的劳模工匠宣讲队伍。截至目前,全市1800多名劳模工匠、最美一线职工等常年活跃在企业车间、厂矿班组、社区学校,开展各类宣讲1.3万多场次。
匠心技艺传帮带
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于继祥工匠孵化工作室里,烟台大工匠、生产部工段长于继祥正在演示自主研发的AGV投料小车,一旁,10余名职工认真观看实操过程。
2016年该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创新课题949项,培养黄渤海新区业达工匠3名、烟台市首席技师2名、烟台大工匠1名、齐鲁行业工匠2名。2021年,该工作室被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匠心技艺的传帮带,为企业储备人才提供了强大支撑。”斗山机械工会主席高明才介绍,新职工在生产车间轮岗实习后,可推荐到工作室和劳模工匠一起学习。生产车间每个班组还会定期选出一名工匠培养对象,由内训师进行培养。
这是烟台工会借助“产改”东风,大力培育工匠的一个缩影。烟台市总积极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多举措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目前,全市创建各级工匠创新工作室2400多家,建立70家工匠孵化基地,累计选树全国行业大工匠5人、齐鲁大工匠5人、齐鲁工匠19人、烟台(大)工匠100人、企业工匠万余人。
拓展职工思政教育新渠道
今年“五一”期间,烟台“光荣传统——胶东根据地工运陈列馆”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市水业集团等多家单位前往学习参观。
该陈列馆是烟台市总打造的市级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基地示范点之一。以此为龙头,市总择优命名了30家职工思政引领基地,辐射拉动全市3400多个职工书屋、创新工作室、职工之家等实体阵地,开展教育宣传、学习交流和集中研讨。
结合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实际,烟台工会将宣讲场所搬到车间班组、职工公寓中,灵活运用座谈会、班前会等形式,让职工随时随地接受熏陶。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理论宣讲,将大讲堂与微课程相结合,推出线上劳动筑梦演讲厅、先进事迹宣讲厅、职工大讲堂等新媒体平台,吸引全市200多万人次参与学习。
“烟台工会将继续扩大宣讲范围、拓宽宣讲渠道,在内容与形式、服务与引领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引导全市职工以‘三个精神’为标杆,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烟台市总工会副主席鲍明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