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指标稳步提升,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迈上新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银行发展历史性跨越;在多个中外权威榜单中崭露头角,服务社会收获肯定……过去三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态势,上海农商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集团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28%,不良贷款率保持同业优秀水平,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强调人民立场、突出人民主体、聚焦人民关切,站在“新三年”(2023-2025年)新起点上,上海农商银行将始终高举人民金融旗帜,坚持走轻资本、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内涵式增长道路,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综合化经营,朝着“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乡村振兴的“深耕者”,金融开拓城乡融合新路
服务三农是个“苦活”,也是上海农商银行立行之本。在七十多年的行史上,一代代农商人走村入户、双脚沾泥,实现对上海郊区 100多个乡镇 1550余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发挥了上海本地城乡金融服务排头兵、主力军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近680亿元,继续保持上海地区市场份额第一。当前,面对大都市“三农”工作的新特点、新需求,上海农商银行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助力上海走出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量身定制,打造符合大都市特点的“精品农业”。上海农村土地资源紧缺,正在建设具有“五高”特点(高品质生产、高科技装备、高水平经营、高值化利用、高效益产出)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上海农商银行不断突破传统抵质押物的惯性思维,走绿色路、打精品牌,推出了全市首笔生猪活体资产抵押贷款、全市首笔“地理标志”赋能商标价值质押融资业务、乡村生态贷等创新金融产品,让“三农”的无形价值变为“有形”。顺应都市型农业新趋势,该行正在着力探索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批农贸数字化平台、“新市民”入乡就业等服务,让民生愿景变成“摸得着看得见”的幸福实景。
信用先行,整村授信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形象地反映出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上海农商银行大力推进信用村镇建设,已完成评定102个诚信村、3个诚信镇,为近千户村民主动授信逾2亿元,信用基础好的农户无需抵押、无需担保,就能获得信用贷款。下一步,该行将加快提升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的授信覆盖率,探索将“整村授信”升格为“整村金融”模式。
村镇样本,推广产业兴、乡村美的“上海经验”。基于在上海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三农”服务经验,上海农商银行在全国三省三市发起设立了35家村镇银行,并明确提出“小而美”“小而强”的发展定位。“上海经验”与地方产业实际紧密结合,以金融活水浇灌云南开远蝴蝶兰、蒙自石榴、山东宁阳小麦、东平大蒜、湖南石门柑橘、宁乡花猪等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同时,各地村镇银行全力支持农田改造、河道整治、道路修缮,农村绿化等民生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企业成长的“陪伴者”,金融推动科创良性循环
服务科创是个“慢活”,涉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科技创新“核爆点”,全力推动全过程创新成为上海深化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别于过去“银行放贷-企业还本付息”的“一锤子买卖”,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塑造“陪伴”企业成长的服务理念,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努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六专护航,健全“敢贷会贷”长效机制。要实现“陪伴”企业成长的目标,既需要专业的服务团队,也有赖先进的管理制度。为此,上海农商银行以科技金融“六专机制”为核心(专营的组织架构体系、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专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专项激励考核机制和专属客户信贷“新三查”标准),并在原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的基础上,于今年6月成立了上海地区银行业首个总行级“科技金融事业部”,提出重点打造一批科技特色支行、培育一批专业人才队伍、服务一批创新性科技企业重点项目的工作目标。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83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超3000户,规模与户数均位列上海同业前列。
与时俱进,化解科创企业“成长的烦恼”。企业诞生伊始要在银行开户、成长中需要贷款和引资、“走出去”需要跨境金融服务……上海农商银行建立了包括信贷、票据、投贷联动、跨境并购在内的多元产品体系,涵盖科技企业初创孵化期、成长发展期、快速扩张期、并购跨越期、上市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的个性化需求。以今年新推出的“鑫联贷”为例,该行对合作投资机构已投的科创企业,同步给予授信支持,从而为早中期科创企业提供“股+债”的综合金融服务。
汇聚众力,共建企业茁壮成长“鑫生态”。科创中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企银园多方的通力合作。今年2月,上海农商银行升级推出“鑫动能3.0”服务方案,携手政府单位、园区平台、交易所、高校院所、投资机构、证券公司、中介机构等共同打造合作生态圈“鑫生态”,提供产业整合、政策对接、投资引荐、专业辅导、人才管理、金融科技等“六维赋能”。截至6月末,“鑫动能”库内企业达870家,授信规模超750亿元,其中库内上市公司89家,另有84家处于辅导备案或拟上市阶段,为科技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社会治理的“探索者”,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服务社会是个“细活”,家长里短等“琐碎小事”的背后是一篇民生“大文章”。上海农商银行发挥普惠金融作为基层自主治理的聚合器、政府嵌入治理的助推器、社会协同治理的路由器的“三器”作用,在实践中形成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元钱吃早餐”等典型案例,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为进一步将社会服务内容从金融延伸至非金融领域,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该行启动建设“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强化服务老年人、新市民等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探索金融赋能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深入社区,普惠赋能社会治理的主阵地。目前,上海农商银行拥有360余家网点,而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共有逾6400个居委会或村委会,如此庞大又零碎的基层需求,如何满足?上海农商银行的做法是通过建设“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将触角从网点延伸至乡镇、街道、社区,就近满足“衣、食、住、行、医、教、文、娱”等日常需求,成为社区居民的服务中心、交流中心、共享中心、共建中心,探索社会资源的金融化整合、社会问题的金融化解决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化服务。目前,该行已完成500余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建设,计划到2024年末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000个服务站,基本实现规模社区或乡镇全覆盖。
传递温暖,满足市民迫切需求的百宝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何保障资金安全、灵活就业群体怎样融入工会大家庭、老年人怎么防范电信诈骗……上海农商银行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民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提出针对性服务方案。如针对小区“加梯”问题,推出鑫e贷专案“加梯贷”,户主通过线上申请,3分钟即可审批额度,随借随还;又如针对快递小哥、专车司机等群体游离于工会之外的现状,该行联合市总工会开发新系统提供工会卡线上申领通道,让灵活就业人群就近在街道工会即可办卡入会。
反哺社会,东西部可持续帮扶的样板间。身处一隅,心系天下。据统计,近三年上海农商银行累计捐赠资金总额超6600万元,其中既有为云南马关县等地村民多年提供健康体检的帮扶项目,也有为西藏日喀则市5县农牧民提供意外伤害保险的公益项目。在策划各类型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该行高度重视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以持续多年结对帮扶云南马关县为例,该行从早期的直接捐赠资金为主,到近三年着重帮助完善乡村规划和社会治理,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示范项目等提供捐赠资金,有效拓展了产业帮扶路子,增强帮扶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为金融赋能社会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可复制案例。
绿色发展的“先行者”,金融擘画未来生态蓝图
服务“双碳”是个“新活”,要求商业银行发展理念同步焕新。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离不开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有力支撑,也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上海农商银行立足“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银行”的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超57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32%。
建章立制,搭建绿色金融制度体系。2022年12月,上海市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服务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方案》,提出了30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上海农商银行率先担当作为,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了以《上海农商银行“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2021-2025年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为“双支柱”,配套系列授信流程、考核激励、分类标准、业务规范等细分制度。该行在上海银行业中率先上线绿色金融管理系统,保障各项制度线上化落地。同时,该行率先设立绿色金融特色机构“长三角金融总部”,带动绿色金融项目批量落地。
向“绿”而行,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落地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实现上海地区首单“碳中和债/乡村振兴”绿色中期票据承销发行、推动全国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碳中和债券承销发行……近年来,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首单首创”不断涌现。该行重点聚焦绿色农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绿色建筑五大核心板块,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服务、绿色理财、绿色租赁五大业务方向提供服务,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内涵。截至今年6月末,全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逾100亿元,资管产品中绿色债券的配置额较上年末增长近37%。
杠杆撬动,带动各界共建美好未来。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各行各业、普罗大众的支持参与。上海农商银行持续发挥金融工具的杠杆撬动作用,对内积极推动降能减耗,在各网点推广绿色环保材料、全龄友好设施等绿色运营理念,率先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报告,并发布ESG报告和TCFD报告;对外通过设立个人碳账户激励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通过差别利率等措施鼓励小微企业节能降碳,通过与集团子公司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银租联动”支持交通运输等行业绿色转型。该行还广泛开展跨界合作,如联合上海市农科院共同支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联合华建集团共同发布团体标准《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推动社会各界进一步凝聚绿色发展共识,让绿色金融点“绿”成“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苦活、慢活、细活、新活,本质都是上海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践行“赚辛苦钱、赚实在钱、赚专业钱”的经营方式,在竞争日益“内卷”的金融市场上努力开辟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多“农商贡献”。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